象數在古代風水學中的運用和發(fā)展


來源:星籟 作者:星籟網 2013-12-05 15:06:06

宋元時期,理學中的“象數”豐富了環(huán)境文化學的技巧。其實,從先秦時期開始,象數就在環(huán)境文化學中得到了運用,其內涵不斷演變、拓展。

漢之前:《周易》中"象數"指卦爻符號和奇偶之數。

漢代:形成了融合四時、十二月、二十四節(jié)氣、七十二候及天干、地支、五行在內的新的卦爻象數系統(tǒng)。

魏晉:王弼、韓康伯主張"得意忘象",但"象數"實際上沒有"掃象""廢象",反而出現了"一爻為主""初上不論位"等象數體例。

宋代:圖書學派的"象數"主要指河圖、洛書、太極圖、先天圖、后天圖等易圖象數系統(tǒng),其"義理"指由"象數"闡發(fā)的宇宙的本原、生成及變化規(guī)律。

近代:賦予"象數"符號以科學的"義理"。